汉语桥架起文化之桥 外国学子讲述中国故事
中新网福建南平8月11日电 题:汉语桥架起文化之桥 外国学子讲述中国故事
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11日清晨,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们乘坐竹筏穿行于武夷山国家公园九曲溪,举着设备搜寻“自然汉字”。见云缠树似“天”,便拍照比对;又有人指怪石像“山”,快门声、惊叹声混着潺潺水声,热闹非凡。
8月11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们在乘坐竹筏前,先在“大自然中的神奇汉字”体验模板中找汉字。图为一位大学生找到“山”与“田”两个字。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供图
在大自然里找汉字,对傅霜而言不算难。她打心底里喜爱汉字,那些藏在山水间的横竖撇捺,像老朋友在招手。
新加坡大四学生傅霜的随身书包里,藏着一本翻卷了角的《弟子规》。几年前她在旧书摊偶遇的这本书,让她在英语主导的日常生活里,读懂了“凡是人,皆须爱”的东方智慧。为学中文,她追中国综艺节目练语感,用汉字记日记,将“茉莉茶香”“太极圆融”融入生活。
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暨夏令营10日在武夷山五夫古镇启动。
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暨夏令营10日在武夷山五夫古镇启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供图
“现在就希望在福建好好品一杯茶。”新加坡的茶大多来自福建,傅霜此刻站在“万里茶道起点”,她忽然明白了为何《弟子规》能越读越有滋味——就像学中文,从生涩到流利,每一步都藏着回甘。
155名来自133个国家的青年,将在持续至25日的赛事与研学活动中,用中文书写中国故事。
8月10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在武夷山五夫古镇体验稻谷机器打穗。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供图
研学期间,稻田边,塞内加尔青年苏雷曼正跟着农人摔打稻穗,谷粒簌簌落进谷桶。这个曾把“龙”字写得像“飞鸟”的男生,课本上贴满了释义便签,每天睡前必默写10个汉字。
在孔子学院初见太极时,急性子的他竟能静下心来比划:“功夫里的‘德’,和我们族里‘待人以诚’一个道理。”眼见中国企业在塞内加尔建起大剧院,会中文的人总能找到好工作,他想成为一名汉语老师:“要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故事讲给同胞听,让中国种子在非洲发芽。”
澳大利亚姑娘爱娃的笔记本里,“关税”“汇率”旁标注着拼音。去年在上海,她把“学汉语九年”说成“学韩语九年”,引得朋友用韩语跟她打招呼。这件事促使她发明了“便利贴记忆法”——在衣柜上贴“衣服”,在镜子旁写“梳子”,见字就大声读。主修国际贸易的她,记满了中澳贸易清单,每个词都标注着中文发音:“中国的机器人、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得靠中文搭建桥梁。”她摸出上海买的“茶宠”小青蛙:“茶的香、功夫的劲,中文里藏着让世界相通的密码。”
这场“汉语桥”之约,让傅霜的《弟子规》、苏雷曼的稻穗、爱娃的小青蛙在五夫古镇相遇。选手们交换的徽章刻着不同文化,傅霜教品茶、苏雷曼说工艺、爱娃请教发音时,文化之桥已抽出新枝。
正如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剑青所说:“‘汉语桥’不只是比赛,更是让文明对话的土壤。”
责任编辑:张亮

滇缅路“驶入”大剧幕 艺“述”八十余载南侨情
“再会吧,南洋!你海波绿,海云长,你是我们的第二故乡……”1934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告别南洋》问世,激励广大华侨华人青年回国参与抗战。
2025-09-11

福建明溪:多元暑期课堂润泽侨乡童心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的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重返校园——一幅幅书法习作、一把把自制扎染团扇、一段段侨乡祖辈的奋斗故事,都成为今年夏天独特的成长印记。
2025-09-11

汉语桥架起文化之桥 外国学子讲述中国故事
11日清晨,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们乘坐竹筏穿行于武夷山国家公园九曲溪,举着设备搜寻“自然汉字”。见云缠树似“天”,便拍照比对;又有人指怪石像“山”,快门声、惊叹声混着潺潺水声,热闹非凡。
2025-08-12

穗港澳的侨青迎全运:把全运转化为大湾区融合发展加速器
穗港澳三地的侨界青年共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文体交流活动连日来在广州举行。
2025-08-12

安徽黟县:华裔学子在“画里乡村”触摸徽风皖韵
8月11日,参加“徽风探源——2025华裔大学生中国文化体验营”活动的学生们走进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碧山村等“画里乡村”,切身感受中国乡村建设,沉浸式感知中华文化脉络。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