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执罪案件办理新规:法院移送证据材料、公安机关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中国网6月27日讯(记者 张艳玲)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意见》共20条,明确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的各自职责,还明确自诉案件的受理。
《意见》规定,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应当制作案件移送函及执行情况说明,并将已经掌握的证明犯罪事实的相关证据材料等一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意见》还明确了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时应当附相关证据材料。
《意见》规定,对人民法院移送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案件材料,公安机关应当接受,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侦查;案情重大疑难复杂的,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经审查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审查期限内作出不予立案决定,并将不予立案通知书送达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意见》还规定,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或者立案后撤销案件的,应当在七日内函告执行法院并说明理由。执行法院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可提请人民检察院予以监督。
《意见》规定,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七日以内,书面说明不立案的情况、依据和理由,连同有关证据材料回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经检察长决定,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十五日以内立案。《意见》还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审查并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应当及时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意见》规定,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一)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申请执行人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不予接受控告材料、在接受控告材料后三十日内不予书面答复、决定不予立案,或者人民检察院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意见》还规定,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材料,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或者在接受案件材料后三十日内不予书面答复,或者人民检察院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申请执行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责任编辑:张亮

排沙量将超1亿吨 小浪底水库正式进入排沙阶段
7月3日10时,小浪底水库出库水流已由清变浊,排沙洞口含沙量达39.1千克每立方米,标志着小浪底水库在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中正式进入排沙阶段。
2025-07-04

黑山峡黄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7月3日,位于宁夏中卫市的黑山峡黄河特大桥顺利合龙。该特大桥是国道338线中卫至孟家湾段公路项目控制性工程,顺利合龙为项目实现年内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2025-07-04

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在京召开
7月2日上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
2025-07-03

山东:东营港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启用
7月2日,山东东营港一突堤集装箱码头建成启用,填补了东营地区没有集装箱专用码头的空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7-03

杭州:开放防空洞避暑纳凉
7月1日起,浙江杭州6处防空洞纳凉点开启为期两个月的免费开放,为市民送来夏日清凉。炎炎夏日,杭州开放防空洞、“让洞于民、避暑纳凉”的惠民服务,至今已持续20多年。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