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侨联联合印发意见 加强新时代涉侨检察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侨联联合印发意见
加强新时代涉侨检察工作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中国侨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涉侨检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完善检侨合作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将为侨服务做得更实更好。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广大侨胞与祖(籍)国和家乡联系更广泛、来往更密切、合作交流更频繁,共享祖(籍)国和家乡改革发展成果的新需求、新诉求更加多样化。此前,在最高检和中国侨联的共同指导下,江西、浙江、福建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机关与同级侨联联合发文,就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维护侨胞合法权益作出规范,获得侨界群众广泛好评。
此次《意见》出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充分吸收、借鉴各地检侨合作创新探索基础上,加大联动协同力度,研究提出更具普适意义、更加针对务实的机制体系。
“检侨合作是一种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新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职能,利用好各级侨联组织在联系服务侨胞、发挥民间力量参与解纷等方面的优势。”中国侨联权益保障部副部长徐友佳表示,《意见》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为侨公共服务能力,使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受到平等保护的前提下,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多样化的司法服务。
《意见》共5部分20条,聚焦侨胞维权重点难点、侨界关注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举措。例如,针对华侨祖墓、侨房拆迁、土地征收等问题,通过抗诉、检察建议等监督方式,精准开展涉侨民事检察监督和行政检察监督。针对华侨慈善公益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安全以及华侨医院、华侨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等问题,要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针对侨界留守未成年人,积极协调共青团、妇联、民政、教育等建立广泛合作,推动形成未成年人全面综合保护格局。针对涉侨企业平等保护,依法惩治侵害涉侨企业和企业家利益犯罪,强化对涉侨企业科技创新领域各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诉讼监督,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意见》在构建检侨常态化联络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探索。比如,在建立检侨联络站方面,《意见》要求,在归侨侨眷聚集地区的检察院探索建立专门涉侨人员接待窗口,在归侨侨眷集中的社区,重点侨企以及侨企集中的侨商投资区、创业园、创业基地以及侨联组织探索设立联络站、工作室,集中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和重大涉侨纠纷。
徐友佳表示,《意见》出台之后,相信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国侨联的共同指导下,各地检察机关和侨联组织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落实相关工作机制,打造属于自己的检侨合作工作品牌,推动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彭训文
责任编辑:张亮

汉语桥架起文化之桥 外国学子讲述中国故事
11日清晨,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们乘坐竹筏穿行于武夷山国家公园九曲溪,举着设备搜寻“自然汉字”。见云缠树似“天”,便拍照比对;又有人指怪石像“山”,快门声、惊叹声混着潺潺水声,热闹非凡。
2025-08-12

穗港澳的侨青迎全运:把全运转化为大湾区融合发展加速器
穗港澳三地的侨界青年共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文体交流活动连日来在广州举行。
2025-08-12

安徽黟县:华裔学子在“画里乡村”触摸徽风皖韵
8月11日,参加“徽风探源——2025华裔大学生中国文化体验营”活动的学生们走进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碧山村等“画里乡村”,切身感受中国乡村建设,沉浸式感知中华文化脉络。
2025-08-12

2025年海外华侨华人代表人士天府行活动嘉宾参访宜宾
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西班牙等26个国家的50余名“凝心聚力·同圆梦想”2025年海外华侨华人代表人士天府行活动嘉宾近日参访四川宜宾。
2025-08-12

华裔青少年安徽淮北探源:“要把这里的故事带回家乡”
“淮北的矿工们在夹缝中凿出的不只是煤,还有这座城的脊梁,我要把他们的故事带回家乡告诉同学们。”11日,来自日本的华裔青少年张愉琪在淮北工业博物馆指着20世纪70年代“猛虎掘进队”老照片感慨道。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