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隐性腐败!多地整治政商“旋转门”
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李京统)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两名中国证监会干部被处分的消息。其中,中国证监会原发行监管部副主任李筱强被开除党籍,中国证监会原法律部副主任吴国舫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官方发布的通报中,两人都被指是政商“旋转门”腐败的典型。李筱强从证监会离职后仍不知止,是政商“旋转门”腐败的典型;吴国舫从证监会离职后仍利用曾担任职务职权形成的便利条件,继续谋取所谓“投资机会”,是政商“旋转门”腐败的典型。
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
公开简历显示,两个人都曾长期在中国证监会任职,后又离开中国证监会。
李筱强曾任中国证监会上海证监局副局长,中国证监会会计部副主任、发行部副主任等职,2018年1月离开证监会,转任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国舫2002年进入中国证监会工作,曾任证监会第一届、二届、三届创业板发审委委员,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审核三处处长、审核五处处长,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任证监会法律部副主任。
2017年底,吴国舫转投证券公司工作,先后任银河证券业务总监、国信证券副总裁等职务,2024年11月被查。
政商“旋转门”通常指党员公职人员离职或退休后“转换角色”到企业或中介机构违规任职取酬。党员公职人员离退后,其原有的职权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还会产生影响或者发挥作用,其权力“余温”往往存在利益交换的风险,甚至有些政商“旋转门”异化为违纪违法犯罪行为的隐蔽外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曾刊文介绍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特征和表现。据介绍,像政商“旋转门”等腐败类型往往涉及任职期间谋利、离职后“任职”“领薪”等诸多环节,还可能披上“人才引进”“专家顾问”“实际参与经营管理”等外衣,加上企业定薪机制差异大、薪资水平浮动也大,有的公司甚至是“一人一薪”,查处难度加大。
多地部署整治
离职退休并非离管。党内规章、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对各类公职人员离岗后从业行为都有严格规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五条规定,离职或者退(离)休后违反有关规定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或者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单位的聘用,或者个人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或者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活动,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处分。
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违反有关规定担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等职务,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处分。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在严明纪律规矩方面,明确提出离退休干部党员特别是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干部党员要严守有关纪律规矩,不得利用原职权或职务影响为自己和他人谋取利益。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指出,坚决纠治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
面对这种新型且隐蔽的腐败形式,多地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纠治。如,重庆采取大数据穿透式监督、“室组地”联动查办等方式,协同巡视巡察、审计等专业力量,切实加大发现、识别和查处力度;海南省海口市纪委监委对查处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案件进行梳理总结、逐项归类分析,聚焦案件查办过程中遇到的发现、取证、定性等难题,将表现形式、破解思路、证据标准等实践经验固化下来,通过发布工作提示、组织业务研讨、举办业务课堂等形式,不断提升类案识别查办能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纪委监委加强与政法、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单位合作,在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投资入股和违规借贷的信息查询、线索移送、案件办理等方面加强沟通,建立协同联动监督、监督成果共享、问题线索移送等机制;湖北省黄石市纪委监委联动审计、税务等行政职能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资金流向追踪等手段,深挖案件背后隐藏的利益链条。
责任编辑:张亮

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亮相
8月11日,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吉儿”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团队合作研制,能够精准识别花朵、伸出机械臂轻柔完成杂交授粉,代替工人完成全流程育种工作。
2025-08-13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再提速
日前,中铁十一局承建的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B2标“粤海环北7号”全断面敞开式硬岩掘进机(TBM)掘进突破700米,项目施工从启动适应期迈入高效推进期。
2025-08-13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
2025-08-12

甘肃榆中:武警官兵冲锋在救灾一线
8月11日,武警甘肃总队继续投入400余名兵力在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村、马莲滩村、小康营村等地开展失联人员搜寻、居民区清淤、物资转移、医疗巡诊等任务。
2025-08-12

直击上海首条穿越长江轨道交通铺轨:地下动脉托举超大城市发展
夏秋之交,在位于地下30余米的越江大盾构浦东转换井内,一辆运送铺轨物料的新能源车以15公里的时速稳稳地行驶在隧道中,数名工人正在进行预制板铺设。这条正在建设的线路就是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在此之前,上海地铁从未进行过如此长距离的江河穿越。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