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可储80万度电!这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
5月25日,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投产,这是一座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每天可储电量80万千瓦时(即80万度)。
从空中俯瞰这座储能站,150多个电池舱和升压变流舱整齐排列,外观形状并无差异。走进储能站内,每个区域的电池舱和升压变流舱的大小却各不相同。从大门往里走200米左右,就来到钠离子电池储能区域,电池舱里持续发出嗡鸣声。
俯瞰宝池储能站。(张强 摄)
据介绍,作为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程,宝池储能站占地约50亩,最大瞬时输出能力达200兆瓦,总储能容量为400兆瓦时。按照每天两充两放测算,该储能站每天可储电量80万千瓦时(即80万度)、每天可调节电量160万千瓦时,每年可调节电量5.84亿千瓦时,相当于约27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
宝池储能站内一角。(张强 摄)
云南省是我国新能源高占比的典型地区,目前新能源装机已超过6000万千瓦,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接近70%。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罗尧说,新能源高占比意味着电网波动性更大,更需要储能的支撑。
南方电网储能公司宝池储能站站长王辉介绍,该储能站是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采用构网型钠电技术,应用了我国最新研发的大容量钠离子电池,最快响应速度是现有其他钠离子电池的6倍。性能更优的钠电池,加上技术成熟的锂电池,以及200兆瓦的输出能力,可以为云南30多个风电和光伏厂站提供服务,更好地支撑大量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包括后续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促进新能源的高效利用。
南方电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研究员万民惠表示,宝池储能站将锂电池和钠电池的储能优势“一站整合”,进一步拓展了我国钠离子电池储能的应用场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链加快发展。同时,采用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以根据新能源接入的情况灵活调整充放模式,从而平衡新能源的波动性,可以进一步应用在我国西藏、新疆、甘肃、宁夏等新能源高占比地区,助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新能源基地的电量稳定送出。(记者浦超)
责任编辑:张亮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14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开幕。
2025-08-15

中央气象台双预警齐发 台风“杨柳”带来大暴雨、特大暴雨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的中心已于今天(8月14日)00时3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米/秒,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
2025-08-14

2025上海书展开幕
8月13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本次书展首次设立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双主场”,将持续至19日。
2025-08-14

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纯电动拖轮船队在天津投用
8月13日,由4艘纯电动港作拖轮组成的“绿色舰队”在中船天津码头鸣笛启航。
2025-08-14

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亮相
8月11日,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吉儿”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团队合作研制,能够精准识别花朵、伸出机械臂轻柔完成杂交授粉,代替工人完成全流程育种工作。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