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发现一遗址 实证古人类生存与生产发展
中新社武汉1月7日电 (记者 梁婷)记者7日从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获悉,十堰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东钦村遗址。据初步判定,该遗址可能是早期人类屠宰场或主要生活区域,对研究古人类生活栖居、生产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12月27日,湖北十堰新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东钦村遗址。 (无人机照片)李广泽 摄
东钦村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文峰乡东钦村西北侧,坐落堵河中下游南岸的二级阶地上,海拔高程约385米。
工作人员在现场采集到哺乳动物化石、石器等遗物,石器类型有石核、刮削器、手镐和尖状器等,加工和使用痕迹明显。这不仅展示了古人类的工具制作水平,也体现了古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外,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根据形态特点可辨别出有肢部、头部和牙齿等。
2024年12月27日,湖北十堰东钦村遗址采集到的刮削器。 付建丽 摄
据介绍,堵河是汉江第一大支流,与汉江文化内涵交融相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在堵河两岸采集到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等石制品。此次新发现的东钦村遗址,应属整个汉江、堵河流域古人类生存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为研究该流域古人类、古生物和古环境提供了宝贵原始资料,为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提供了有力证据。
“古人类长廊”十堰,是研究人类起源、演化和发展的资料宝库。以学堂梁子遗址为核心的汉江流域,还发现有梅铺猿人遗址、白龙洞遗址、黄龙洞遗址,以及众多旧石器时代化石遗址。
责任编辑:张亮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14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开幕。
2025-08-15

中央气象台双预警齐发 台风“杨柳”带来大暴雨、特大暴雨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的中心已于今天(8月14日)00时3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米/秒,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
2025-08-14

2025上海书展开幕
8月13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本次书展首次设立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双主场”,将持续至19日。
2025-08-14

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纯电动拖轮船队在天津投用
8月13日,由4艘纯电动港作拖轮组成的“绿色舰队”在中船天津码头鸣笛启航。
2025-08-14

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亮相
8月11日,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吉儿”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团队合作研制,能够精准识别花朵、伸出机械臂轻柔完成杂交授粉,代替工人完成全流程育种工作。
2025-08-13